close
安平歷史
  
天啟四年荷蘭入據臺灣南部,現今的安平地區,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施行懷柔政策,以期墾荒殖產。荷蘭人在臺窩灣(安平)設置熱蘭遮城,永曆四年於臺江西岸築普羅民遮城以為政務機關。荷蘭人將安平地區做為在東南亞地區貿易的中繼站,一時之間,安平區船隻、人潮不斷。

清康熙元年,明鄭退到台灣,鄭成功登陸赤嵌後,趕走荷蘭人後,就把臺南市做臺灣的首府,稱臺灣為東都,並把普羅民遮城改稱承天府,把一鯤鯓-當時安平的舊稱-改稱安平鎮。所以當時臺南市不但是政治中心,並且也是商業的中心,安平港是全臺灣最繁盛的港口,港內可容納許多船舶。
鄭成功於收復臺灣的那年在熱蘭遮城病逝,時年三十九歲,鄭成功死後,子經嗣立,改東都做東
寧,並教導人民耕作,與外幫貿易,台灣日漸繁榮,成為當時和人心中的樂土。到了清康二十年(1681)鄭經死,次子克塽嗣立,軍備廢弛,過了兩年,即清康熙廿二年(1683)清廷派施琅率兵來攻,鄭氏兵敗,克塽降清,康熙廿二年七月臺灣遂入滿清的手裡,鄭氏三代治臺為時共二十三年。

滿清得到臺灣以後,曾在臺南市設置臺灣府以統治全臺灣島,所以臺南市仍舊是全臺灣的首府,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仍舊成為臺灣的中心,當時臺南市是臺灣最繁華的地方。而安平港是全臺灣貨物吞吐之口,外商雲集,有怡記,德記、和記、邦記、利記等五大洋行,並有英國領事館。

光緒廿一年因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遂改隸日本。日本在台灣將總督府於臺北,因此臺南市就失去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安平港則因為曾文溪氾濫,台江地區日漸淤淺,對外貿易漸趨冷落。

台灣光復後,台南及安平地區的繁華以不復以往,但傳統的文化則在這裡保存了下來,雖然不若其他都市的進步,但珍貴的文化資源遂成為安最大的資產。可惜的是,現代與傳統並存的衝突有越來越烈的勢,台灣第一街因當地居民要求為拓寬而拆除。這是居住在這片土的我們應深切思考的問題。

第一座城堡
  受歐洲新航路發現的影響,西方人士陸漸東來。明朝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登陸了當時的臺灣(即安平),在安平的一鯤魚身沙洲上建立熱蘭遮城(當地人稱之為紅毛城或番仔城)。這座城高三丈、廣一百七十六丈六,為磚石所構造,是用糖水、糯米汁調殼灰疊磚而成,卻異常的堅固,成為荷人據臺後的行政中樞與軍事重鎮。
  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驅走荷人,進駐此城,人們也稱「王城」;而鄭氏為紀念其泉州安平故里,就把一鯤魚身改名為安平。從此安平也因鄭成功的矢志復明,在歷史上寫下了一頁。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入主臺灣後,政治中心漸移轉至臺江對岸的赤嵌(今臺南巿區),當時此處的中樞地位日減,但軍事地位猶存,便改設為軍裝局。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卻因英軍來犯,軍火庫爆炸,城垣傾頹而形如廢墟。它所殘留的磚石,後來成為官民修建房舍取用之材;甚至三年後修築二鯤魚身砲臺(億載金城),也大肆採用。
  日治時期,城垣幾乎夷為平地,於是再重建城樓,砌紅磚牆高臺、設燈塔,並建有三層式洋樓(今安平古堡的展覽館)。於是至此,荷人所建之城已面目全非,完全沒有舊昔之風貌,內城現僅殘存古堡臺基下一段厚厚的半圓形稜堡基座,且依然堅實渾厚。
  今安平古堡上的新式瞭望臺已成了觀光地標;古堡對面永漢民藝館旁,仍可見一堵厚厚高高的城垣,就是臺灣城殘蹟(外城)部分,全長二十七公尺,老牆斑駁;歷經歲月刻畫,仍隱約可見「鐵剪壁鎖」的痕跡;而剝落的紅磚灰泥牆面上,依稀可尋見「殼灰」的碎片,牢而堅固。另一面的牆上一排方形整齊的小洞,是清時水師中營於臺灣城築營房之痕跡。牆上有一門,原為外城南牆的邊門 。
  台灣城殘蹟是17世紀初,西方主義浪潮湧至中國沿海。荷蘭人以軍商結合的隊伍,於1624年進佔今日安平,並建造熱蘭遮城,全部工程完成於西元1640年。 明鄭時期,因鄭成功父子居住此地,乃又稱「王城」、「安平城」或「台灣城」。日據後重建,遂稱「安平古堡」。目前真正的荷蘭時期遺跡,僅存古堡北側平台下兩段當年內層半圓堡殘蹟,以及古堡前方馬路邊原為外城城垣的磚牆,老榕盤根,無限滄桑,見證著三百年的台江風雲。
  安平古堡,也是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荷蘭人於17世紀初進駐安平時,在安平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後來,荷人從澎湖撤退來台灣,在原來的舊城址上,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奧倫治城」,又稱為「熱蘭遮城」或 「台灣城」。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日治時,城垣被剷平,改建成紅磚平台與日式海關宿舍,荷蘭時的城堡建築幾乎全毀於一旦;後經屢次修建,成為今天的紀念館。光復後重建,遂稱「安平古堡」。
建築特色  
舊時的安平古堡,又稱熱蘭遮城。
  300 年前熱蘭遮城的建築,屬於西方稜堡形式的海岸堡壘,規模非常壯觀宏大。城內的房舍、營堡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各層間並有樓梯相通;城的周圍和角落則分布著菱形和半圓形的堡壘,上置砲位,是城內主要的攻防力量。
  城分「內城」和「外城」 2 部分。「內城」呈方形,共有 3 層;最下面 1 層是倉庫,地上兩層則有長官公署、瞭望台、教堂、士兵營房等設施,並高懸荷蘭國旗,是行政的核心所在。「外城」銜接於內城的西北隅,原是為加強內城的防衛,避免敵人長驅直入政治中樞而建。呈長方形,比內城稍低,內有長官、職眷宿舍,會議廳、辦公室、醫院、倉庫等公共建築。根據史載,當時的外城因有商賈宅院、舞榭歌亭,繁華盛極一時,是貿易的重鎮。

安平古堡古蹟紀念館
目前所見洋樓建築是1930年,由日本海關宿舍改建而成。民國64年,經重新整修後闢為展示空間,分別介紹荷據時期至今的安平歷史和風貌。內容包括:安平廟宇古蹟分布圖、荷人的對外貿易、鄭氏史蹟、鄭荷條約、沈葆楨在台事略等圖文資料;同時還展有 熱蘭遮城、德記洋行、 東興洋行、海山館、單伸手民宅等的模型。

古城遺跡
在安平古堡分佈在外城北側城壁、外城西南側稜堡和內城北側半圓堡。其中,前兩段大部分隱在民宅內,不易看到。而內城半圓堡的殘跡,則在目前古堡北側的平台下方,由層層紅磚,渾厚紮實的堆疊而成,中間可清楚看到一圓形基址,究竟是古井或其他建物遺跡,還有待考證。



鄭成功介紹

鄭成功原名森,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賜姓朱名成功,因此後人多以國姓爺或鄭成功加以稱呼.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早年浪跡天涯,亦商亦盜.當他旅居日本平戶時,與當地女子川田氏結婚生下鄭成功.二十一歲那一年清兵入關,明朝滅亡,隨之而來的是父親清,生母受辱自殺的變.故鄭成功受到空前未有的打擊,跑到孔廟焚毀儒衣,以孤臣孽子自況.下定決心棄文從武,反清復明.從明永歷元年(1647)至永歷十三年之間.鄭成功在福建沿海一帶組織義軍,連絡反清勢力與清廷做殊死戰.鄭成功南歸後,開始籌畫攻佔臺灣,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永歷十五年率軍度海征台.熬戰九個月之後,終於收復台灣.但在臺灣收復不到半年,鄭成功便在永歷十六年五月八日音病逝.但再他的努力規劃之下,一個以儒家思想的漢人社會架構已在台灣穩然成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