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先創造出那個果,然後因就會跟著來。先快樂起來,你的感情就會更順心,工作就會更順利;先快樂起來,然後好運就會跟著來。不管你的快樂是希望得到什麼,一份關懷,一句讚美,一台汽車、一棟房子……。不要等待因,你已經等待夠久了。你應該先快樂起來,然後好事才會跟著來。

 

我們都知道因果律,有因就有果,生命是因果的連結,你播下一顆種籽,它就會發芽,你種下一棵果樹,它就會結果。果是來自於因,如果你很快樂,那是因為某個人、某些事或某個想法讓你快樂;都是先有那個因,之後才有那個果,對嗎?你的情人很愛你,那是因,然後你覺得自己很幸福,幸福是果,這就是因果關係。

 

在這章我想反過來跟大家談談「果因關係」,沒錯,是果因,先有那個果,然後因隨之而來。原因怎麼可能比結果晚發生呢?乍聽之下,一定會讓許多人覺得困惑,這法則要比因果律來的更深一點,沒關係,那就讓我們深入淺出的來解說吧!

 

「先見之明」還是「倒果為因」?

 

就拿負面思想來說,你是因為遇到壞事,所以往壞的想,還是因為往壞的想,所以遇到壞事?其實,這兩種都成立。也就是說,負面思想可能是遇到壞事的原因,也可能是遇到壞事的結果。

 

是的,結果很可能發生在原因之前。如果你觀察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很快你就會瞭解許多事是先有那個果,然後因才隨之而來。比方,我們會說:「我要去買水果,因為晚上有朋友會來。」、「我現在就得走了,因為晚一點就會塞車。」,或是「我藏了很多私房錢,因為我怕那天離婚之後一無所有。」在這些例子中,果都在因之前,未來的事件都在事先就產生了結果。

 

當然,你也可以再反過來說,「藏很多私房錢」很可能正是離婚的原因,這麼說也對。

 

有一個人在女兒出嫁前夕,特別叮嚀她:「你過去以後,要設法多藏些私房錢,萬一有天被休掉,你還有錢可以過日子。」

 

女兒嫁過去後,照母親的吩咐,不擇手段的拼命存私房錢,很快就被夫家發現,將她休掉了。女兒回到家中,她的母親還很慶倖她能帶回一些錢,並且證明自己當初的見解沒錯。

 

這到底是「先見之明」,還是「倒果為因」?是先有蛋,再有雞;還是先有雞,再有蛋?沒錯,這兩種都成立。

 

先果後因

 

那為什麼要跟各位談「果因」關係呢?原因是創造果比較容易,因為那個果是你可以主導的,結果是看你自己,而那個因卻不是你能完全掌握的。

 

你工作順利、感情順心,這是因,然後你覺得快樂,快樂是果。那如果不順呢?不順你也就不快樂了,因為你的快樂是來自那個因,而那個因卻不是你能掌控的,對嗎?

 

如果我說,等到我賺到一百萬我就會快樂,那我將很不快樂,因為我的快樂必須看整個環境因素、依賴景氣狀況,以及一大堆可能的變數,而任何的變數都可能成了我不快樂的因。

 

如果你說,除非她愛我,我才快樂,那你將經常會不快樂,因為你依賴他,他成了你快樂的因,而那個因是你無法掌握的,那你的心情必然會跟著他起伏不定,你將很難快樂,那是一定的。

 

我要的告訴你:你應該先快樂起來,你的愛人才會更愛你。是的,先創造出那個果,然後因就會跟著來。先快樂起來,你的感情就會更順心,工作就會更順利;先快樂起來,然後好運就會跟著來。不管你的快樂是希望得到什麼,一份關懷,一句讚美,一台汽車、一棟房子……。不要等待因,你已經等待夠久了。你應該先快樂起來,然後好事才會跟著來。

 

施比受有福

 

先果後因,表明總是先於經驗。你想得到或變成什麼,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先成為這樣的人,你必須先創造那個果。

 

我們常說:施比受有福。凡你覺得缺少什麼,就去找比你更缺的人,把你有的給予他們,這樣,你就真正有福了,因為透過給予,你就創造了那個果,你先成為「富有」的人,而這個意念的「表明」將會創造你的實況,使之顯現。所以你付出愈多,收穫也會愈多;你愈發善念,就愈能得善報,想要的一切都將源源而來。

 

物質是來自念頭,你生命經驗的種種,通通都是你的思想所創造的。你想什麼就創造什麼;你創造什麼,你就成為什麼;你成為什麼,你就表現什麼;你表現什麼,你就會經驗什麼;你經驗什麼,你就想什麼。我們整個靈魂和人生的境遇就是以此為設計的。

 

我聽說,鬼魂在回到世間投胎之前,會安排一次測驗:「你希望將來常常送東西給別人,還是希望別人常常送東西給你?」

一個鬼魂連忙說:「希望人家常常送東西給我?」

這鬼魂投胎做人,果然都是靠人家送東西給他,因為他終身行乞。

 

「有所求」的祈禱為什麼難以實現?因為當你祈求某些東西時,就是在「表明」你沒有那東西,你的思想和意念是欠缺某樣東西,所以在現實生活你就不可能擁有那個東西。

 

藉由感恩,你創造了果

真正的祈禱是感激,而不是祈求。會去祈求的,通常都是有所欠缺的,是不快樂的人,因為他們匱乏,他們不快樂,所以才會去求;快樂的人對所擁有的快樂會感覺心滿意足,他們會充滿感恩。

 

想擁有你想要的一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對存在豐富的一種「表明」,同時也是最美的祈禱。而如果我們對渴望的事物預先感恩,將使得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

 

藉由感恩,你創造了果,然後因就會隨之而來。帶著感激,每一樣東西都會成長。你會感到高興說你是受到祝福的,帶著正面的心情,正面的事情將會成長。

 

 

幾天前我讀到一個故事:有個尼姑,她去拜訪一個村子,那個村子就只有幾戶人家,當天色漸漸變暗,她去到那些屋子前面,向那些村民要求說:「請讓我在你們其中一個人的屋子裏待一個晚上好嗎?」

 

她對他們來講是一個陌生人,而且她所信仰的宗教又跟他們不同,所以那些村民都關起門,不讓她進去住。

 

下一個村子離那裏很遠,而且天色已經暗了,她又是單獨一個人。所以她必須在野外度過那個晚上,因此她就睡在一棵櫻桃樹下。到了半夜,她醒過來,天氣很冷,冷得她睡不著。她往上看,看到所有的櫻花都開了,樹上開滿花朵。月亮已經高掛在天空,月色很美,她感到無比的喜悅。

 

到了早上,她回到那個村子去感謝那些拒絕讓她住宿的人。他們問她:「你為什麼要感謝我們?」

 

她說:「我要感謝你們昨天晚上沒讓我住在你們這裏,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能夠經驗到這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喜悅。我看到了盛開的櫻花,以及皎潔的明月,那是我以前從來沒看過的。如果你們讓我住在這裏,我就不可能欣賞到這些美景,所以真的很感謝你們。」

 

這就是感恩的力量,如果你不懂得感恩,你可能整個晚上都在生氣,你可能對那些人產生很多的怨恨和忿怒,以至於你欣賞不到櫻花和明月,你經驗不到那麼美的夜晚。

 

原來你已經夠幸福了

感恩的振波就像磁石般會把你要的東西都吸引過來。每一次真心的道謝,更多的豐盈和滿足,就會溢滿心懷。當我們懂得去感恩時,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是那麼的幸福,整個心情也跟著舒坦起來

先果後因。先讓樹木存在,然後就會有無數的果實,就會有無數的種耔。讓感恩成為一棵種籽,所有的喜樂也將隨之而來。

 

千萬牢記住,要先去感激……即使你一無所有。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職場工作中,「溝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不管是對上司、屬下、同仁、客戶,或對各接洽商談的單位,都需要更好的溝通技巧,這亦即所謂的『人際溝通』。

 

然而,在職場中,難免會碰到許多不如意的事,也會遭遇挫折。

這時,自我心情的調適,或自我不斷的激勵,就是所謂的『自我溝通』。

 

有時我們在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

 

例如:『你錯了,你錯了,話不能這麼說。』或是『唉呀,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這樣做不行啦!你怎麼那麼笨,跟你講你都不聽……』

 

一般來說,人都不喜歡『被批評、被否定』。但是,有時我們在言談間,卻不知不覺地流露出『自我中心主義』和『優越感』,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可是,有句話說:『強勢的建議,是一種攻擊』。有時,即使我們說話的出發點是良善的、是好意的,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太不注意到對方的感受,則對方聽起來,就會像是一種攻擊一樣,很不舒服。

 

所以,有時候我們的心中會有一種慨嘆…

你知道嗎?其實,我滿贊同你的想法,但我很不喜歡你『講話的口氣』。

其實,我滿同意你的見解,但我很不喜歡你『講話的態度』。

 

有時,我們會說:『我這個人很理性啊,你看,我的門都是開的,大家隨時都可以進來和我溝通啊!』可是,如果『我們的門是開的,心卻是關的』,又有什麼用呢?

 

因此,在溝通時,必須注意到對方的感受,畢竟每個人都有『自我尊嚴感的需求』,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讚美、被認同、被附和,而不喜歡被否定、被輕視。

 

所以,即使雙方意見不同,但必須做到『異中求同、圓融溝通』,『有話照說,但口氣要委婉許多』。中國人造字很有意思,想想『我』這個字,是哪兩個字的組合呢?是『手』和『戈』,「我」字,竟然就是「每個人手上都拿著刀劍、武器」。所以每個人都常做「自我防衛」,來保護自己。

 

但是,在溝通時,人除了防衛自己之外,也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善用「同理心」,也學習控制自己的『舌頭』,『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一句漂亮的話;也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不要急著說、不要搶著說,而是要想著說』,絕對不要『逞口舌之快』而後悔,因為說話是沒有『橡皮擦』、沒有『立可白』的,不能再把話擦掉呀!

 

另外,職場溝通中,我們必須學習『情緒忍受力』和『挫折容忍力』,因為,『脾氣來了,福氣就沒有了』。

 

在我們碰到棘手的問題時,必須先靜下來、勿衝動行事。也學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免得事情愈弄愈糟糕。

 

有句話說:『生命的長度是上帝所給予的,但生命的寬度卻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的確,我們雖然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我們都可以在工作中,學習做更好的溝通,使人際關係更圓融,也使生命過得更漂亮、更有意義,不是嗎?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放棄
把握的反面就是放棄,選擇了一個機會,就等於放棄了其他所有的可能
當新的機會擺在面前的時候,敢於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這不是功虧一簣, 這不是半途而廢, 這是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2. 失戀
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起。三十歲前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經擁有的東西,而是夢想。愛情如果只是一個過程,那麼正是這個年齡應當經歷的,如果要承擔結果,三十歲以後,可能會更有能力,更有資格。
3. 離婚
一位三十八歲的女友與老公結婚十五年,冷戰十三年,終於分手。
她說:「如果說後來不願意離婚是為了孩子,那他第一次提出離婚我沒有同意,現在想來真不知道為什麼。如果那個時候早分手,我的生活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現在再重新開始,總覺得一切都晚了。」
4. 漂泊
漂泊不是一種不幸,而是一種資格。趁著沒有家室拖累,趁著身體健康此時不飄何時飄?
當然,漂泊的不一定是身體,也許只是幻想和夢境。 新世紀的時尚領袖是飄一代,渴望漂泊的人惟一不飄的是那顆心。
5. 失業
三十歲以前就嘗到失業的滋味當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不一定是壞事。三十歲之前就過早地固定在一個職業上終此一生也許才是最大的不幸。 失業也許讓你想起埋藏很久而塵封的夢想,也許會喚醒連你自己都從未知道的潛能。 也許你本來就沒什麼夢想,這時候也會逼著你去做夢。
6.時尚
不要追趕時尚。按說青年人應該是最時尚的,但是獨立思考和個性生活更重要。

在這個物質社會,其實對時尚的追求早已經成為對金錢的追求。今天,時尚是物欲和世俗的同義語。
7. 格調
有格調要滿足四大要件:智慧、素養、自信和金錢。
格調就是把「高尚」理解成穿著、氣質、愛好的品味和室內裝潢。
也就是大老粗只會表現談吐的庸俗。
8.評價
我們最不應該做出的犧牲就是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改變自我
因為那些對你指手畫腳的人自己也不知道他們遵從的規則是什麼。

千萬不要只遵從規矩做事,規矩還在創造之中,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做每一件事,雖然這樣會麻煩一點。
9. 幼稚
不要怕人說我們幼稚,這正說明你還年輕,還充滿活力。
「成熟」是個嚇人的詞兒,也是個害人的詞兒。成熟和幼稚是對一個人最大而無當、最不負責任、最沒用的概括。
10. 不適應

在一首搖滾有這麼一句:「這個城市改變了我,這個城市不需要我
不要盲目地適應你生存的環境,因為很可能這環境自身已經不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了。
11.失敗
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一個人起碼要在感情上失戀一次,在事業上失敗一次,

在選擇上失誤一次,才能長大。失敗來得越早越好,要是三四十歲後再經歷失敗,有些事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1 2 . 失意
包括感情上的,事業上的
過分在乎失意的感受,不是拿命運的捉弄來捉弄自己,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1 3 .缺陷
也許你個子矮,也許你長得不好看,也許你的嗓音像唐老鴨……
那麼你的優勢就是你不會被自己表面的淺薄的亮點所耽擱,

少花一些時間,少走一些彎,直接發現你內在的優勢,直接挖掘自己深層的潛能。
1 4 .誤會
如果出於惡意,那麼解釋也沒有用;如果出於善意,就不需要解釋。專門說到「誤 會」倒不是因為一個人在三十歲之前被人誤會的時候更多, 而是這個年齡的人想不開 的時候更多。

15 . 謠言
這是一種傳染病,沈默是最好的疫苗。除非你能找出傳染源,否則解釋恰恰會成為病毒傳播最理想的條件。
16 . 瘋狂
這是年輕人最好的心理調適,只能說明你精力旺盛,身心健康。
說你「瘋狂」是某些生活壓抑、心力交瘁的中老年人惡意的評價,
他們就像一部年久修的機器,最需要調適,但只能微調,一次大修就會讓他們完全報廢。
17 . 穩定
三十歲之前就在乎穩定的生活,那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中了彩票,要麼就是未老先衰。
18 .壓力
中年人能夠承受多大壓力檢驗的是他的韌性;

年輕人能承受多大壓力,煥發的是他的潛能
19 出國

也許是個機會,也許是個陷阱。除非從考大學的那一刻你就抱著這個目標, 否則,對待出國的態度應該像對待愛情一樣,努力爭取,成敗隨緣
2 0 . 薪水
在三十歲 前,機會比金錢重要,事業比金錢重要,將來比金錢重要。
對多數人來說, 三十歲之前幹事業的首要目標絕不是掙錢,而是掙未來
2 1 .
存款

這倒不一定是因為我們錢少,年輕人現在誰都知道錢是有生命的。
做今天的事,花明天的錢;也可以拿錢去投資,拿錢去「充電」。
錢只有在它流通的過程中才是錢,否則只是一疊世界上質量最好的廢紙
2 2 . 房子
除非你買房子是為了升值,要麼就是你結婚了。
房子是都市生活的寓言,這個寓言不應該過早的和我們相關。
2 3 . 年齡
女孩子一過二十五就開始隱瞞自己的年齡,其實大可不必。
現在青年期都延遲到四十五歲了 (really?哪我還正值笑年哩)
2 4 . 在乎

這是一種拿不起、放不下的心態,它的反面不是放棄,而是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永遠保持革命樂觀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組織內的「資深人員」,特別容易出現此一盲點。

  組織在進用人才時,經常會從外部引進有經驗、甚至相當資深的人員。這類資深人員,因為面對新的環境,多數也有體認了解新環境的重要;然而,卻因其對此類工作內容非常熟悉,經驗十分豐富,無意中產生「從表面上來看都很類似」的感覺,從而會依其過去經驗,很快斷定「就是這樣,沒有差別,我了解了」。以至於對環境的改變形成「視而不見」,不自覺很輕忽的「跳」過去。

  當主管與這類「資深的新人」對談時,因為他對工作內容能說得頭頭是道,使得主管也陷入相同的盲點:誤認為他已經了解(對一個新進的人來說)。其實他是以過去的認知在說明,而不是以新環境的認知來說,因而主管也未深入探索他了解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爾後的工作中,他就會用過去工作的認知與方法來做事,因而,就開始出現種種因認知差異而形成的扭曲。

  因熟悉而輕忽的現象,也會出現在內部轉任的資深人員身上。資深人員在公司工作已久,對公司相當了解;而新轉任的工作,也多半與原有工作有所關連,因而他們對新工作,很容易出現「不會陌生」的感覺,但是他不一定有抓到新工作的精神與立場。在這種情況下,他個人及主管便容易同時忽略掉,需要確認其對新工作的了解程度,從而也就易遺漏需對其做「新人訓練」過程。

  事實上,上述兩類人都陷入一個共同的盲點,亦即雖然已進入裡面,但還是停留在「由外面看裡面」。只看皮毛以為沒有大差異,直接與過去的經驗相對應,就以為全都懂了,而不再繼續深入了解。如此一來,他們將無法掌握新環境、新工作的精髓,反而停留在用過去的經驗、認知與方法來做新工作,陷入「舊酒新瓶」的狀態而不自知。在一段時日後,主管即會發覺他們工作似乎一直抓不到準度,而且與組織格格不入,但主管卻找不到問題的癥結。

  因此,對於「新進」或「新轉任工作」的這兩類「資深的新人」,都要意識到,工作調任時易出現這個「因熟悉而輕忽」的盲點,所以必須刻意培養自己做「新舊差異比較」的習慣,細心體會各種差異。而事實上,「新舊差異比較」也是學習方法的一種。

  對主管而言,則應該在這些「資深的新人」作上線報告時,特意要求他們提出「差異報告」;從其差異報告中,深度觀察其是否有確實「捉住」新職務的特質。如此一來,才不致同時陷入這個盲點而不自知。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1號人物: 推卸責任的人

可能的情境

「嗨,我昨天跟你說的那份資料,你弄好了嗎?」

「我現在沒辦法給你耶。昨天你跟我說了以後,我就開始動筆了,可是老闆臨時要一份報告,我只有先做給他,然後我的電腦就當機了,所以我只有回家寫,不是我沒寫完喔,而是昨天我正在修改的時候,我的貓跑來把它叼走了,就再也找不到了。我沒辦法啦,趕的話我把蒐集到的東西給你,你自己做……」

共事策略

■ 請他們協助任何工作時,目標必須明確,時間、內容等要求要講清楚,甚至白紙黑字寫下來,以為證據。

■ 不為他們所提出的藉口而動搖,請溫和地堅持原來的決議,表達你知道工作有其困難度,但還是需要在一定範圍內完成的期望。

■ 如果他們試圖把過錯推給別人,不要被他們搪塞過去,你只需堅定說明那是另一回事,現在要解決的是如何達成原訂的目標。

■ 如果他們真的遇到問題,除非真有必要,你不用主動幫他們解決,養成他們繼續對你使用這招以擺脫工作的習慣。

■ 請主管在不影響整體工作的情況下,重新協調工作分配,以達成工作目標為優先。

 

小箴言

平輩之間的相處,應把彼此當作互助互惠的伴侶,而不是比高比低的對手。

聖嚴法師

 

面對2號人物: 過於敏感的人

 可能的情境

「對不起,你剛剛給我的那份報告裡面有幾個錯字,可不可以改一下?」

「有錯字?你的意思是說我中文程度很差囉,這對我是很大的侮辱耶,我只不過是一時的疏忽,沒有看到電腦打出來的是錯的,這不代表我就只會寫白字,你這樣講讓我很難過,我畢竟是大學畢業的啊,從小到大可不是白混的,我還得過學校作文比賽第三名,你說不會寫中文也太過份了點……」

 共事策略

■ 儘量避免在其他人面前對他們做出可能冒犯的評語,要批評請私底下講。

■ 即使如「有點」、「可能」、「不太」這類有所保留的語氣,都會讓他們心亂如麻,因此在批評時儘量客觀公正,慎選你的用詞,指出事實就好。

■ 尤其要讓他們瞭解你只是針對事情本身提出意見,而不是在對他們做人身攻擊。

■ 針對他們過度的反應,你不要也跟著亂了手腳急於辯解,那可能會愈描愈黑,只要重申事情本身就好。

■ 提出意見時也同時指出他們的優點,以及表現出色的地方,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小箴言

只要與人共事,總會發現有些人不好相處。……最重要的是你選擇如何回應任何人或任何情況。 公共關係與行銷專家芭比‧林可默(Bobbi Linkemer

 

面對3號人物: 怨天尤人的人

 可能的情境

「剛剛真是可惜,沒有得到客戶的青睞,不過你的報告內容還真不錯呢!」

「誰說的,我可不這麼覺得。唉,還不都是小王害的,他不要一直在旁邊扯我後腿就好了,講什麼客戶需要的是提高品質,這我知道啊,我的報告也有啊。還有你啦,沒事跑過來幹嘛,害我投影機的插頭掉了。就連印表機都跟我過不去,印一張要花三分鐘,在客戶面前真是糗大了,我真是倒楣喔……」

 共事策略

他們之所以抱怨,是因為他們在意事情的發展。如果抱怨的內容跟你負責的業務有關,最好能有立即的回應或改善;如果他們抱怨的是無關緊要的瑣事,聽聽就算了,也不需要動氣反駁。

■ 在做任何會影響他們的決定前,先徵詢他們的意見,如果他們能有所參與,就比較不會抱怨。

■ 如果你們合作一項工作,最好時時詢問他們有沒有問題,如果他們說沒有,以後就比較不會抱怨。

■ 光抱怨不能解決問題,問問他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怎麼樣才能避免問題再度發生,將他們的力氣導引到問題解決上。

 

 小箴言

人之所以令人難以應付,並非由於他的技能或知識不足,而在於他們的個性。

管理領域專業作家與編輯蘿絲‧傑(Ross Jay

 

面對4號人物:悲觀者

 可能的情境

John提出來的這個意見真好,對我們的工作效率一定有幫助。」

「行不通的啦,這個辦法早在二年前就有人提過了,那時候大家信誓旦旦地說要把業績做起來,結果呢,還不是都一樣,根本沒什麼起色。不是我要潑大家冷水,事實就擺在眼前啊,而且當時老闆投入大筆資金卻失敗了,這次他不會再重蹈覆轍了啦,所以我認為一定不可行……」

 共事策略

■ 他們的負面看法是自己憑空猜想的,還是有事實根據?請他們在表達的同時,也明確指出產生問題的原因。

■ 他們害怕失敗,不願意冒險,所以會以負面的意見阻止改變。問問他們認為改變後最壞的結果是什麼,事先準備好應對的方法。

■ 不用因為他們的負面意見就感到沮喪,你可以把他們的看法當做是預防犯錯的一種機制。

■ 告訴他們如果失敗的話是整個團隊的責任,而不會光責怪他們,解除他們的心理壓力,他們就比較不會在一旁碎碎念。

 

 小箴言

對待他人應如同目的,切莫對待他人如同手段。

前聯合國秘書長達‧哈馬紹(Dag Hammerskjold

 

面對5號人物:支配狂

 可能的情境

「嘿,小王你這樣做不行啦,應該要把東西這樣堆才好看,來,就照著我這樣做……。老陳,你的企劃書為什麼只有簡單幾頁,你如果沒辦法處理好這個部份,我實在不敢跟你合作……。還有你,我說過多少次了,不要把紙的邊邊裁掉,現在好了,完全不能用了……,講這麼多害我口渴,算了算了,先去幫我買罐咖啡……」

 共事策略

■ 了解他們對工作的要求水準,讓他們知道你其實是可以信賴的。

■ 隨時告知他們工作的進度與狀況,必要時詢問他們的意見,讓他們知道工作正由其他人在大家都滿意的狀況下進行。

■ 如果你不小心犯了錯,也要讓他們知道你會從這個錯誤中學習,不會一再重蹈覆轍。

■ 詢問他們事情最糟的狀況是什麼,可以幫助他們了解結果通常不會像他們想像的那麼糟。

 

 小箴言

就保住工作飯碗的三個層面:工作本身、人際關係與外在世界而言,人際關係可說是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一環。

普萊斯華特豪斯傳播和出版部門負責人喬治‧迪梅爾(George deMare

 

面對6號人物:喜怒無常的人

 可能的情境

「你有上次經理發的那份e化講義嗎?借我一下。」

「好啊,就在我桌上,你自己去拿。」

「謝謝!」

「嘿,你幹嘛?我最討厭有人亂翻我的桌子,東西動得亂七八糟的,還順便偷看我的報告內容,你想剽竊我的創意嗎?我好心借你東西,你居然這樣回報我……」

 共事策略

■ 不要回應他們無理的行為,找個藉口如倒杯水、拿東西等離開現場,等他們冷靜一點再回來。

■ 面對他們的情緒失控,不要也被撩起情緒,應以冷靜、客觀的態度回應,陳述事實即可,不需辯解。

■ 一旦他們恢復理智,要樂於傾聽他們的談話;萬一他們中途又開始「抓狂」,就立即停止對話。

■ 他們這種行為可能行之有年,一時改不過來,在他們能理性溝通時,讓他們知道辦公場所是不能隨心所欲的,會吵的小孩不一定有糖吃。

 

 小箴言

憤怒時,先在心中數到十,才讓話說出口;如果憤怒仍未平息,便數至一百,再不行就數到一千。

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面對7號人物:獨行俠

 可能的情境

「嘿,老張,我想跟你討論一下星期五的說明會。」

「不用討論啦,我那部份我會負責的,其他的就不關我的是。」

「可是我們應該要一起做簡報的,不是該討論一下流程嗎?」

「免啦,我不喜歡和人家合作,你講你的,我講我的就好了。不要再來煩我了!」說完就躲到自己的辦公室裡,「砰!」的一聲把門關上。

 共事策略

■ 讓他們保有隱私,不強迫他們參與需要跟很多人接觸的聚會或活動。

■ 承認他們也有很多優點,例如有能力能獨力完成工作、能仔細處理細節問題等等,當需要這些長處時即可請他們幫忙。

■ 他們既然喜歡獨來獨往,分配工作時可協調讓他們自行負責可獨力完成的部份,減少造成彼此困擾的機會。

■ 透過電話溝通會比面對面溝通容易,所以儘量少進入他們的辦公室與他們談話,用內線交談反而效果更好。

 

小箴言

切記:在任何組織裡,沒有任何工作可以獨立完成。他人的想法與做法,都可能影響我們。

紐約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瓊安‧蘇茉菲(Joanne Summerfield

 

面對8號人物: 過度競爭的人

 可能的情境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小江接到了一個大案子!」

「嘿,那個客戶原來是我的耶,我看小江這幾個月都沒有case進來,才好心讓給他的。先前我不知下了多少功夫在這個客戶身上,每天噓寒問暖,又是送禮物又是幫他額外的忙,所以這個case能進來,全都是我的功勞,經理應該要知道這個狀況的……」

 共事策略

■ 對於自己的工作內容要時時加以記錄,包括自己當初提出的想法與做法,是怎樣演變到今天這個令人欣喜的樣子,做為書面證據留存,必要提可以提出供主管參考。

■ 問一問自己:哪個更重要,是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還是證明獨自擁有想出這個點子的名譽?有時候證明功勞所有權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或者除了心裡不爽外並無其他妨礙,不妨就看開點。

■ 鼓勵他們跟自己競爭,挑戰更高的目標,把競爭的力氣向外發展,而非花在內部。

 

小箴言

性格堅定的人是需要的,性格溫和的人也是需要的。這兩種人配合得當,就會產生集體的力量。大齒輪和小齒輪都有作用,齒輪並不光是大的好。

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

 

面對9號人物:現實的人

 可能的情境

「我現在要先把手上的事做完,你幫我把這些會議記錄整理一下分送給大家吧!」

「做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好處?會列入我的考績中嗎?不然我才沒興趣,花力氣做這種又不是我該做的事,太吃虧了,下次這種事別找我,要做你自己去做。想想看,上次我幫你打報告,你只不過是謝我一聲而已,我什麼都沒撈到,還耽誤了我該做的工作……」

 共事策略

■ 對於不是他們分內的工作,他們有權利拒絕,你必須先有這樣的認知,也不用對此生氣或感到挫折。

■ 他們對於是不是自己分內工作自有一套解讀的方式,你最好也弄清楚,讓彼此有相同的認知。

■ 真的需要他們幫忙額外的工作時,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而應該讓他們知道你是真誠地請求他們協助。如果他們拒絕,也應該欣然接受,讓他們知道你尊重他們的決定。

■ 真的需要他們幫忙時,不妨提出雙邊交易,例如這次你幫我這件事,我可以幫你另外那件事,感謝他們也激勵他們。

 

 小箴言

人的問題永遠不會自動消失,你一定要採取行動,否則可能會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弄得焦頭爛額。

因維塔訓練公司總裁科曼(Ron Coleman

 

面對10號人物:難開金口的人

 可能的情境

「有關A公司的那份表單,你可以在星期三下班前給我嗎?我好放在企劃書裡一起交給經理看。」

「嗯……」

「到底是可以還是不可以?」

「……」

「你說句話啊,我能不能準時把東西送出去?」

「這個嘛……」

 共事策略

■ 不給壓迫,與他們說話時不能語帶威脅,要不帶情緒並放低身段。

■ 花時間與他們一起將每個工作步驟寫成白紙黑字,瞭解彼此對工作有相同的認知。

■ 讓情況保持穩定熟悉,突如其來的改變會嚇到他們,儘量讓他們做自己分內的工作就好。

■ 儘量多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他們說話,如果他們一時無話可說,就耐心等待,給他門時間思考,不用對彼此之間的沈默覺得不自在。

■ 稱讚他們的成就,以符合他們需求的方式鼓勵他們。

 

 小箴言

我們可以找出一些方法,使他們的正面特質得以發揮,並將負面特質對團隊的影響降到最低。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職場,誰是贏家?通常是臉皮厚的人。

 這種人最大的人格特質是,敢開口要求別人。很奇妙的,最後別人通常都會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事情自然也成功了。整個過程,這種人沒有特別的技巧,也不必刻意逼迫對方,不過態度都極其堅定,毫不鬆口、毫不轉圜。

 

  相對的,臉皮薄的人是很難做成事情。可是很多年輕女孩的問題就出在這兒,為什麼協力廠商、合作夥伴沒有按照要求完成目標,她的答案總是「我不好意思要求。」不好意思要求別人,她們只好要求自己,一個人悶著頭猛做,最後事情還是沒做好。

 

發現了一個現實世界不變的真理:「不敢開口要求,是你笨,不是別人壞」。在最不講價的百貨公司,我曾幾次試煉這個真理,很意外的,店員如果無法給你折扣,也一定會給你贈品。

 

  購物要敢開口要求,工作職場更需要學張開大口。提出了要求,合作單位知道你的期待標準,抓清楚了胃口,他才有了努力的方向。相反的,不提出要求,他做的是他自己的那一套標準,事後你再來責怪他,就有「不教而殺」之嫌。

 

 所以,「要求」其實是一個溝通的過程,目的在於讓雙方的期待落實。而臉皮薄的人以為,要求是上對下,有「出錢是老大」的氣味,他不好意思給人這種封建迂腐的感覺。如果這樣想,即使提出了要求,也容易說一說就縮頭了,對方也不會認真地落實。

 

 觀念錯誤,態度就不容易正確,事情自是做不好。在工作職場,不管是不是站在出錢的一方,彼此是「命運共同體」,為了事情做好,我們不只得要求自己,也要學會要求另一方。

溝通原則十五條

一、講出來 尤其是坦白的講出來你內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
        但絕對不是批評、責備、抱怨、攻擊。

二、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不攻擊、不說教
  批評、責備、抱怨、攻擊這些都是溝通的劊子手,只會使事情惡化。

三、互相尊重
  只有給予對方尊重才有溝通,若對方不尊重你時,
        你也要適當的請求對方的尊重,否則很難溝通。

四、絕不口出惡言惡言傷人,就是所謂的「禍從口出」。

五、不說不該說的話
  如果說了不該說的話,往往要花費極大的代價來彌補,正是所謂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甚至於還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終生遺憾哩!所以溝通不能夠信口雌黃、口無遮攔;但是完全不說話,有時後也會變得更惡劣。

六、情緒中不要溝通,尤其是不能夠做決定
 情緒中的溝通常常無好話,既理不清,也講不明;尤其在情緒中,很容易衝動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開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對峙已久的上司下屬,尤其是不能夠在情緒中做出情緒性、衝動性的「決定」,這很容易讓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後悔!

 

七、理性的溝通,不理性不要溝通
  不理性只有爭執的份,不會有結果,更不可能有好結果,所以,這種溝通無濟於事。

八、覺知不只是溝通才需要覺知,一切都需要如果自己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如不想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時,最好的辦法是什麼?《我錯了》,這就是一種覺知。

九、承認我錯了
  承認我錯了是溝通的消毒劑,可解凍、改善與轉化溝通的問題;就一句:我錯了!
        勾銷了多少人的新仇舊恨,化解掉多少年打不開的死結,讓人豁然開朗,放下武器,重新面對  自己,
        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甚至於我是誰?在這浩瀚的宇宙洪流裡,人最在意的就是「我」,
        如果有人不尊重我、打壓我、欺負我或侮辱我時,即使是親如父子,都可能反目成仇,偏淚一點的,離家出走還算什麼,死給你看的例子都屢見不鮮哩! 

十、說對不起!
  說對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麼天大的錯誤或傷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種軟化劑,
        使事情終有「轉圜」的餘地,甚至於還可以創造「天堂」;
        其實有時候你也真的是大錯特錯,死不認錯就是一件大錯特錯的事。

十一、讓奇蹟發生
  如今自己願意互相認錯,就是在替自己與家人創造了天堂與奇蹟;化不可能為可能。

十二、愛一切都是愛,「愛是最偉大的治療師」。 

十三、等待轉機
  如果沒有轉機,就要等待;急只會治絲益棼;當然,不要空等待,
        成果就會從天下掉下來,還是要你自己去努力,
        但是努力並不一定會有結果,或捨本逐末;但若不努力時,你將什麼都沒有。

十四、耐心
  等待唯一不可少的是耐心,有志者事竟成。

十五、智慧
  智慧使人不執著,而且福至心靈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儲蓄友誼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
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如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幾筆,那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還來得及。
二、學會放手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不成熟,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某種愛、某種緣、某種現實,就要學會放手。
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三、播種善良
一定要極盡自己所能,讓那些比你苦、比你難過的人感受到這世上的陽光和美麗。
這樣的善良常常是播種,在不經意間,就會開出最美麗的人性之花。
四、懂得音樂
一定要學 or 懂一種樂器,它會洗滌你的身心,打開你的記憶和想像, 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寧靜。
另外還有攝影、收藏,它們都能讓我們的生活增添滋味。
五、避開兩種苦
塵世間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
前者在你付諸努力的前提下,就把一切當作一場賭,勝之坦然,敗之淡然,好在這年齡還有一定的資本得以捲土重來;至於後者可說是世間最苦,如果把這時還有這樣的情愫,一定要像清除灰塵般,把它從心屋裏掃出去。
六、學會承受

有些事情需要無聲無息地忘記,經過一次,就長一次智慧;有些苦痛和煩惱得要默默地承受;歷鍊一次;就豐富一次。
這個年齡不該再像小時候那樣大喊大叫,痛哭流涕。
七、常懷感恩心
當我們參加完葬禮,總會湧起一些感慨;當我們大病初癒,總會有萬般珍惜。
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留,它不僅讓你憐惜身邊事物,還能平撫欲望和爭鬥,甚至幸福的感覺也往往源自於此。
八、熱愛工作

儘管它不像喝茶、聊天那般愜意,但它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得以讓我們體現價值及獲得成就。
一定要全心愛它,畢竟它讓你大半生有事做、有飯吃。
九、勤於學習
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慧聊天,每年至少要讀五十本書,它不僅保證你的記憶力、感悟力,還能讓你維持個性魅力,這可是練瑜珈做美容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十、享受運動
善用時間運動、享受自然。
你的體重就不會因懶惰而上漲,你的容貌也不會因歲月而減少生動,在某種程度上更能保
存青春、快樂與健康。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職場的人際互動過程中,懂得「看臉色」的能力至為重要,不論是跟上司要求加薪,或是與客戶談判價錢,都需要敏銳的觀察力來解讀對方心意,才能知所進退,圓滿達成任務。

 

  你懂得察言觀色嗎?如果你一聽完這個問題,就立刻爽快地回答,「當然會啊!」同時將目光移開,眼珠子左右飄浮,並且不自然地改變了坐姿,又用手揉了揉鼻頭,那麼,你覺得我該如何解讀你真正的心思呢?

 

  嗯,想必這會兒你應能理解,為何專家將「察言觀色」視為極其重要的職場EQ能力了。溝通學者的研究發現,我們在溝通時,有7%的效果來自於說話之內容,38%取決於聲音(音量、音調、韻腳等),而有55%取決於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身體姿勢等)。所以,在解讀他人心意時,重要的不只是他說了些什麼,更要緊的是他怎麼說。

 

‧肢體語言較口語溝通更有可信度

 

  另外,我們也發現,肢體語言往往比口語溝通內容更具可信度。換句話說,要偽裝語言符號容易,但偽裝身體符號就困難多了。這也正解釋了為何在前面的例子中,一個EQ高手應該會特別重視身體所透露的訊息。

 

  所以,如果你我看不懂他人的臉色,就甭想讀得出對方的心聲。而在職場的人際互動過程中,這個懂得「看臉色」的能力就更為重要,不論是跟上司要求加薪,或是與客戶談判價錢,你都需要敏銳的觀察力來解讀對方心意,才能知所進退,圓滿達成任務。

 

  那麼,到底該如何才能讀透對方情緒呢?

 

  先來聊聊臉部表情吧!你知道嗎,心理學家發現,人類至少有6種與生俱來的原始面部表情:喜悅、悲傷、厭惡、憤怒,驚訝,恐懼。通常在2歲之前,我們就已經能夠用相同的臉部表情來表達這些原始情緒。而你我「看臉色」的功力也是自幼就養成的,在45歲時,我們就能辨認一半的面部表情,而到了6歲左右,看臉色的正確度就達到了75%,很神奇吧?!

 

  有趣的是,既然我們很小就已學會「看臉色」,而成年之後這方面功力又是有增無減(就以我在三、四百家企業上課時做練習的經驗而言,大家解讀表情的正確率高得驚人),那為什麼對許多人來說,在職場中「察言觀色」仍是個頗令人頭痛的難題?

  其原因包括了:

自己不夠用心

當你只忙著說,忘了專心看,當然就對他人的表情視而不見了。

對方很會修飾

碰到的職場老鳥修飾情緒功力一流,喜怒不形於色,當然不好參透。

周遭訊息太多

恐怕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除了臉部表情,我們還同時接受到自頭至腳的其他肢體動作,以及來自環境四週的線索之故。

真正說起來,我們在職場察顏觀色的工作,通常不是有順序的細部掃描,而

是一眼成形的套裝工程。而一個人自頭至尾的肢體線索如此之多,要在瞬間解析實在不太容易,所以就出現了人體動作學(Kinesics)來專門研究肢體語言。當1970Julius Fast寫的《Body Language》問市後,人們就開始了「當對方交叉雙臂就代表他反對;而眼神不敢直視就是撒謊」的鐵口直段作法,導致大家開始有著錯誤的想法,寄望靠著幾招幾式就能破解對方心思。而事實上,作者Fast也一直強調,請別做夢了,要認定肢體語言絕非如此簡單的!

要能正確地解讀肢體語言,需先瞭解幾個原則:

 

  (1)肢體語言反映的,通常是一種生理狀態(例如背痛)或一時的心智狀況(例如沮喪),而不是更常態性的人格特徵。因此用肢體語言來判斷一個剛見面的人的性格,其實風險很高(他蜷著上身究竟是因為今天胃痛,還是他很沒自信?)

 

  (2)不同的情緒,往往可能會經由類似的行為來宣洩,例如眼神接觸不佳可能代表不誠實、無聊、緊張、生氣或傲慢,所以囉,千萬別死記每個單獨動作的意涵,而是要看整體的套裝行為來做判斷。

 

  (3)「一致性」是解讀肢體語言的關鍵。美國FBI在訓練調查員時,強調要看的不只是「他做了什麼」,更是「他改變了什麼」。如果對方一直低著頭狀似沮喪,此時突然因某個問題而激動抬頭,那這個改變就值得大大解讀。

 

  (4)先清楚要找到的特質,就能確定解讀訊息的方向。先確定自己想看的是「誠實與否」,或「抗壓能耐」的特質之後,再來搜集蛛絲馬跡,絕對比漫無目的的分析有效果得多。

嗯,在聊過了肢體語言的解讀基礎後,最後就讓我們來做個測驗,驗收你的察言觀色功力吧,準備好了嗎?

 

‧情緒連連看

  既然肢體語言應做套裝解讀,那就請你看看以下的幾組身體動作之描述,並將下列的情緒──無聊、緊張、生氣、敵意(防禦性)、懷疑,配對連連看。

1】臉部發紅、雙唇緊閉、手臂或雙腿交叉、說話快速、姿勢僵硬、握緊拳頭。

2】雙唇緊閉、雙眉皺起、斜眼看人,翹起一邊嘴角、搖頭、眼珠子轉動。

3】雙臂或雙腿交叉、避開對方眼神、呼吸加快、身體面對對方,閉口不語。

4】眼光游移、身體左倚右靠、胡亂塗鴉、身子往一旁傾以避開某人目光、打呵欠、玩弄紙筆。

5】眼神亂瞟、姿勢僵硬、不停地玩弄或調整紙筆眼鏡等、汗流不止、笑得很突兀,抖腿或身體。

正確答案:【1】生氣【2】懷疑【3】敵意(防禦性)【4】無聊【5】緊張

  只要多用份心,你就能深諳察言觀色的道理,解碼人際溝通的謎題,而造就真正的雙贏關係。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今天的你不能比昨天的你更喜歡自己,那麼明天對你來說,又有什麼意義?

 

多心

有時候,你難免多心。心眼一多,對許多小事就跟著過敏。 於是,別人多看你一眼,你便覺得他對你有敵意;別人少看你一眼,你又認定是他故意 對你冷落。 多心的人註定活得辛苦,因為情緒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所左右。多心的人總東想西想胡思亂想,結果是困在一團思緒的亂麻中,動彈不得。有時候,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你是一塊磁鐵

相不相信?其實你是一塊磁鐵。  當你身心愉稅、喜歡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美好的東西就自然地被你所吸引。相反的,當你悲觀、鬱悶、覺得什麼都不對勁,負面的一切也就相繼來報到了。 因為你是一塊磁鐵,吸引的是與你相關的東西,所以快樂的你就吸引讓你快樂的人事 境,煩憂的你則吸引讓你煩憂的人事境。

幸運與厄運,在於你如何使用內在的磁力。這是信念的奧秘。

 

你今天心情好嗎?

你不說話,但眼底的神色已回答了一切。 那麼,就別讓自己繼續躲在心事重重的甲殼裡吧。「煩腦」這種煩人的東西是想出來的 啊,若是不想就不存在,你沒聽過這句話嗎?去喝一杯咖啡,買一件衣服,剪一種新髮型。去吃一筒冰淇淋,走一條街,看一場電影。去看一個老朋友,聊一回往事,數一晚星星。

讓自已好過的方法很多,而且善待自己是道德的。除非,你堅持躲在潮濕的甲殼裡更快樂。

 

別太在意

他的吃相讓你討厭,但或許你說話的樣子也令他不悅。你不喜歡他穿衣的風格,說不定他也受不了你的髮型。

他有他的缺點,你也有你的盲點。這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完美的人。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地配合別人,也沒有人需要壓抑自己,只為了討人歡心。

已經不是小學生了,你又何必搶著當風紀股長去注意別人是否肅靜?與其把時間浪費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不如用這寶貴的光陰來做對自己更有益處的事情。

 

心亂

心亂的時候,你像一把音沒調準的吉他,撥出來的都是剌耳的不穩定和弦。

也許你正為了什麼暫時無法解決的事情發愁,或是為了還沒發生而可能發生的災難擔心,你不喜歡這心亂的感覺,卻又無法禁止漫天漫地的胡思亂想。於是你的心更亂,因為你深深地感到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我知道你的心正亂,但也請你相信,事情永遠不會像你所預想的那麼糟糕。許多時候,你太習慣自己嚇自己,到頭來只是徒然浪費了時間與力氣。心亂的時候,找一件能讓自己專心投入的事情來做吧!掃掃地,抹抹窗子,或是把堆在水槽裡的碗洗乾淨;當你整理了外在的秩序時,其實也就理清了內心的亂麻

 

喜歡自己

你常常因為光陰易逝而恐慌,也常常因為荒廢歲月而不安;面對旁人的要求和自己的期望,你往往不知如何選擇,夾纏在公眾事物與私人情感之間,你總覺得一事無成。於是,置身於紛亂的生活裡,你的心就陷溺如流沙了。快樂的秘訣之一,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選擇先做你喜歡的事情。只有在一樣樣地完成它們之後,你才會一日比一日更喜歡自己。親愛的,如果今天的你不能比昨天的你更喜歡自己,那麼明天對你來說,又有什麼意義?

 

別做井底蛙

像一隻井底的青蛙,你抬頭看見的只是一小片天空。當這片天空出了太陽,你就以為全世界都發亮;當它下了雨,你又以為全世界都沒有光芒。井口的周圍就是你的世界的邊界,井口大的天空宰制了你的全部的心思。你沒有想到真正的世界其實是沒有邊界的,也不會知道在那個小天空之外還有個大天空。當你陷入某種人生僵局的時候,你就是這隻青蛙,侷限在潮濕的井底,看見的只是自己的痛苦。所以,你只能用力往上跳,跳出這口井,跳出僵局。然後,你會發現以前的世界何其小,未來的天地何其大。

 

秋雨

秋雨從高高的雲端落下,洗盡堆積了一夏的塵埃。如果潮濕的天氣讓你有了欲淚的情緒,那就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吧。哭泣其實不必有正當的藉口,一如大笑無需任何緣由。人們總是讚美笑,卻不鼓勵哭,但一個不會哭的人就像從來不下雨的天空,只任乾燥的情緒壓抑堆積,不見淋漓活潑的水意。想笑就開心地笑,想哭就放心去哭,能笑也能哭,是對自己的慈悲。哭過的你將感到無限輕鬆,一如雨後的天空無限明淨。

 

跟著因緣走

小時候,你曾經對別的小孩炫耀:看!我有你沒有。你有的可能是一只風車、一個洋娃娃或一支彩色筆。長大後,你卻開始羨慕你的朋友:唉!他有我沒有。別人有的可能是一分理想

的工作、一樁受寵的感情或一種優渥的生活。


孩子氣的炫耀是天真,成人式的羨慕卻不免幼稚了。親愛的,其實你也有很多寶貴的東西是別人沒有的呀! 例如說,你可能有堅固的牙齒,當別人只能吃西瓜時,你卻能啃甘蔗;你可能有修長的手指,當別人只能吹口琴時,你卻能彈鋼琴。也許當你羨慕著別人時,別人也在羨慕著你呢。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沒有誰比誰更幸運,也沒有誰比誰更尊貴。人生在世,不過是跟著因緣走,而因緣向來是生滅無常的。所以,擁有無須歡喜,因為擁有就代表了有失去的可能;沒有也不必難過,因為沒有才有機會去獲得。在得失之間,無所謂好與壞。一切不過是跟著因緣走。保持一顆心的自由自在,輕輕鬆鬆跟著因緣走吧表單的底部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肯被領導的人,才有領導人的雅量
今年公司年度考績當中,同事對我某一個考績項目給了一個不算好的分數,那個項目是「為了達到目標,可以適時修正自己的態度與方法」,我只得了90分,雖然分數不算特別差,但我仍然對自己感到失望, 
理由是在過去一年中,我可能在一百次與同事的接
觸中,有高達十次曾讓同事受到壓抑或是委屈而不自知。
其實在平時,為了提醒自己免於過度主觀,我都會在每天進辦公室的時候告誡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個性帶到辦公室,因為當我能先忘掉自己的個性,才能空出我的主觀性,聽得進員工的聲音。顯然,我的火候還不夠!
 
讀到這邊,讀者可能會為我抱屈,難道要做到百分之百依照員工的意見,才算是真正有雅量嗎?那不等同於毫無主見了嗎?怎麼辦?當主管還真難耶!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其實我自曝其短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想讓管理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主管們可以參考,在面對這樣一個他們將來必定會經歷的管理矛盾關卡時,要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價值觀. 第二個目的是要提醒上班族要學習如何被管理.
 
肯被領導的人,才有領導人的雅量
有則故事說,一個捕鳥人用一張大網撲向一群低飛的鳥群,一大群鳥被網住後連同網一起掉在地上,在那群被捕的鳥群中有一隻比較大型的鳥,掉到地上後立刻想振翅飛逃,但是卻不見捕鳥的人有收網的動作,路人都替捕鳥人著急,心想:「鳥都快飛走了,怎麼不收網!」只見捕鳥人說:「不急!」結果那隻大鳥真的連同網子飛了起來,那些小型的鳥也依勢躲在大鳥的下方跟著飛起來,旁觀者又急著說道:「你怎麼不趕快把牠們拉下來!」捕鳥人仍然不慌不忙地說:「不用擔心!現在已經是黃昏了,這些鳥到了傍晚,就會想要各自回巢,因為它們的方向不一樣,所以就飛不高、飛不遠。」
果然,當鳥飛了一段距離之後,那張網最後還是掉在地上,因為大家都飛往各自不同的方向。而捕鳥人也輕而易舉地捉回那些鳥!
 
我講這故事的主要涵意是想指出,如果員工都只知道堅持自己的個性,就像那些小鳥只知道自己所要的,那麼辦公室內必定是充衝突不斷, 
而這種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只知道自己要什麼的行為模式,我認為正好就是造成我們每天上班痛苦不堪,抑鬱不樂,隨時想逃離辦公室的主因了. 
因為你心中只想讓自己快樂.而讓自己快樂的途徑就是大家
都照您的意思做,當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時,每一個人所爭取到的就是失望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雅量是一種違反人性的行為,因為要有雅量就要先讓出自我,所以雅量其實是有尊嚴的人才辦得到的,所以尊嚴的本質居然是「無我」.而不是唯我獨尊!所以不論是主管或員工所需要的修鍊是成為別人的幕後英雄,當你不需要幕前的掌聲,卻可以甘願協助同事成功,你才是那個真正付得出智慧的人,.我平日常用兩種自然現象來修鍊「放下自我」,
 
 第一種是候鳥遷徙的啟發, 候鳥在數千公里的遷徙過程中是沒東西吃的,這令人感到很疑惑,因為,這麼小的一隻鳥要飛到這麼遠的地方,牠的體力是無法負荷的!而原來讓它們這麼神的原因不是它們天生的耐力,而是因為他們只是乘著風在飛翔,風讓它們無需隨時拍動翅膀浪費體力. 只是大家看到的是小小的候鳥居然能夠飛那麼遠,卻看不到風才是讓候鳥到達目的地的幕後功臣。
 
第二種自然現象是海浪.海邊因為有美麗的浪花,所以大家平常喜歡去海邊,如果大海無浪,就像一攤死水,我們大概就不覺得海的美麗. 
而這美麗的浪花,也是因為風的關係,只是我們都沒有感覺到這位幕後功臣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們能期許自己在職場上,是扮演風的角色,而不是浪花或候鳥的角色,這樣的格局是比較大的。因為浪花、候鳥扮演的都是接受讚賞、接受掌聲的角色,然而風才是一切成果的真正幕後功臣。當你可以空出自己的主觀,就能學習到風的雅量,才會驚見處處皆有智慧、智慧才能讓人客觀。

 

Danis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